類型: |
恐龍雕塑 |
重量: |
60-3600kg |
尺寸: |
3-20米(推薦尺寸、其他尺寸可定制) |
動作: |
嘴張合、眨眼、頭上下、頭左右、頸上下、頸左右、前肢動、呼吸、身上下、身左右、擺尾、叫聲(根據(jù)實際尺寸選擇合適的動作) |
簡介: 高棘龍(學名Acrocanthosaurus),又名高脊龍、多脊龍或阿克羅肯龍,意為「有高棘的蜥蜴」,是肉食龍下目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的一個屬,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加拿大,約1.2億至1.08億年前。如同大部分恐龍的屬,高棘龍只有單一種,阿托卡高棘龍。它們的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與德克薩斯州、懷俄明州等州,在馬里蘭州也則發(fā)現(xiàn)了屬于高棘龍的牙齒。最大高棘龍的標本可長11.5米,體重達到了6噸。 |
尺寸:長8米
動作:嘴張合、眨眼、頭上下、頭左右、前肢動、擺尾、叫聲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
腕龍(仿真恐龍)
腕龍(學名:Brachiosaurus)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,生活于晚侏羅紀,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“βραχιων”(前臂)及“σαυρο?”(蜥蜴)結(jié)合而來,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。腕龍是曾經(jīng)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,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。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,名字的原意為“頭部像手腕的蜥蜴”。
劍龍(仿真恐龍)
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,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,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(zhì)板,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,大約7-9米長,2.35米至3.5米高,2至4噸重。
腔骨龍(仿真恐龍)
腔骨龍(學名Coelophysis)又名虛形龍,腔骨龍科,腔骨龍屬,是北美洲的小型、肉食性、雙足恐龍,是最早發(fā)現(xiàn)幾副完整骨骼的恐龍,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。它最早出現(xiàn)于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。
雷龍(仿真恐龍)
雷龍可能重量達26噸,而大約體長21—23米,它的脖子6米長,實際上比體軀還長。它的尾巴大約長達9米,它站立到臀部,大約4.5米高。而它身體后半部比肩部高,但當它以后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,它真像是高聳入云。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,并可能成群結(jié)隊而行。它可能受到Megalosaurus(斑龍)的攻擊而為其假想的獵物。
恐爪龍(仿真恐龍)
恐爪龍(學名:Deinonychus)是馳龍科恐龍的一屬,身長約3.4米,生活于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,距今約1億1500萬-1億800萬年前。它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“δεινο?”(意為“恐怖”)及“ονυξ/ονυχο?”(意為“爪”),因為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,呈鐮刀狀的趾爪,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,僅使用第三、第四趾行走。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,但近年就迅猛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,而非割劃。
重爪龍(仿真恐龍)
重爪龍,原意屬名為堅實的利爪,沃克氏重爪龍的爪子比較其體軀而言真是龐大,重爪龍屬于食肉的獸腳類恐龍,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。重爪龍發(fā)現(xiàn)于英國南部,與其它的食肉恐龍有很大差別,除了前肢有大的爪而不象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那樣前肢非常退化外,嘴和牙齒也類似于鱷魚而不似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,可能也是象鱷魚一樣以魚為食。沃克氏重爪龍的牙齒和上、下顎與鱷類極為相似,非??赡芩钤谒?,或者潛入淺水中,用它可怕的利爪來捕食鱷魚,很像是大型灰熊一般。
阿根廷龍(仿真模型)
阿根廷龍屬于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, 命名十分簡單, 意思是在阿根廷發(fā)現(xiàn)的恐龍。生存年代: 1億年前白堊紀中期阿爾布階-93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森諾曼階。是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最大的陸地恐龍之一。
迅猛龍(仿真恐龍)
伶盜龍(學名:Velociraptor)又譯迅猛龍、速龍、快盜龍,屬名在拉丁文意為“敏捷的盜賊”,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的一屬,大約生活于8,300萬至7,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坎潘階。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,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蒙古國及中國內(nèi)蒙古等地。第二個種為奧氏伶盜龍,是在2008年被命名,化石是一個發(fā)現(xiàn)于中國內(nèi)蒙古的頭骨。過去曾經(jīng)有其他的種,但現(xiàn)多已不被承認。
似駝龍(仿真恐龍)
似鴕龍長得有點像現(xiàn)代鴕鳥,頭部很小,頸部細長,身體輕巧,行動十分敏捷。不過,它身上光禿禿的,幾乎沒有羽毛,身后還有一條長而僵直的尾巴;前肢較短,指尖有彎曲的尖爪;后肢細長有力,能快速奔跑。它是雜食性恐龍,主要吃植物的種子和果實,也會吃一些小型動物。
梁龍(仿真恐龍)
梁龍(學名:Diplodocus),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,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·溫德爾·威利斯頓(Samuel Wendell Williston)所發(fā)現(xiàn)。梁龍生活于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,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。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,體重約10噸。鼻孔位于眼睛之上。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,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面積的。
© 2018-2025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(shù)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(chuàng)科技有限公司
川公網(wǎng)安備51030002000230號